字号:子昂、松雪道人 元代书法家
有不少书友说想练赵孟頫,可对着字帖却迟迟找不到门路。有人临了三个月《胆巴碑》,字看着还是散的,笔画明明都照着写了,却没有赵体那种温润灵动的劲儿;还有人纠结要不要先练唐楷,怕直接学赵体基础打不牢。其实大家不是练得不够,而是没抓住赵孟頫书法的“核心密码”,今天就从赵体的特点说起,把从他经典法帖里挑出的30个关键字拆透,再讲透怎么临、怎么悟,哪怕是刚入门,每天认真写10遍,用不了多久就能看到变化。
很多人学书法会在字体选择上犹豫,其实赵孟頫的书法对新手特别友好,这也是越来越多人从他入手的原因。首先是风格兼容度高,他的字以“二王”为根,把晋人书法的飘逸揉进了唐楷的严谨里,还吸收了宋人的意趣,既不像纯楷书那样容易写得死板,又不像行书那样难控笔,不管是用软笔练笔法,还是用硬笔练结构,都能很快找到感觉。再就是他的笔法特别“实在”,没有什么玄乎的讲究,起笔该藏锋还是露锋、行笔力度怎么控制、收笔要不要回锋,从字帖上都能看得清清楚楚;结构上更是有规律,比如“三点水”怎么排才不松散、“宝盖头”该宽还是该窄,哪怕是新手,跟着这些规律练,也能少走很多弯路。
不过很多人临赵体时容易犯一个错:只知道“抄字”,却不会“懂字”。就像有人把《胆巴碑》里的字临了一遍又一遍,可每个字的核心技巧没抓住,写100遍也不如带着思考写10遍。这次选的30个字,是从《胆巴碑》《洛神赋》《玄妙观重修三门记》里筛出来的,每个字都藏着赵体的关键技巧,临的时候得盯着细节琢磨,不能光看个大概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在临摹过程中多思考,分析字形的结构和笔画的走向。书法需要长期积累,每天坚持练习,逐步提高。对同一字帖进行多次临摹,每次都会有新的体会。
欣赏完赵孟頫的这30个字,你有何感想?欢迎大家点赞、转发、收藏和评论哦。如果你喜欢的话,欢迎关注我们,我们每天给大家提供不一样的书法作品,供大家欣赏、学习!
来源:万卷楼书法、书法教程